青铜镜图片,汉代铜镜真品价格10公分左右
第七十一讲-铜镜。各位好,我是郭雄,弘扬传统文化,增强民族自信,今天我要讲的是铜镜,铜镜就是中国古代用铜来做的镜子,在古代最早的是商代用来祭祀的礼器中就出现,这面是镂空龙纹青铜镜,在战国之前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,这两面错金镜上留下当时包裹丝绸腐烂后留下的痕迹,到汉代以后铜镜才慢慢的走向民间,这枚铜镜除精美纹饰外还有一圈文字,这枚是唐代的青铜镜也称葵花镜,这是春秋战国的四龙镜,其工艺已达到当时铜镜的巅峰。

这枚铜镜也是四龙镜,铜镜发展到后来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。这两枚铜镜纹饰相同,但一个是黑切骨,一个是荧光。这枚是战国的三龙镜,而这枚是镂空的螭龙镜,在铜金周身有一圈文字的铜镜,反映了当时朝代的本土宗教信仰教道教,因此这类镜子也被称为神镜。铜镜一般是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,在古代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,制作精良,形态美观,纹饰华丽,铭文丰富,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

这个从图片上不好说,只能提供一些相关信息。如果这块铜镜是真的,那他可能存在年代可就多了去了。首先铜镜上有明显的相州字样。北魏天兴四年(401年)以邺行台所辖六郡(魏郡、阳平、广平、汲郡、顿丘、清河)改设为相州,位于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。(1192年)始以军升为府,仍以军名彰德为府名。当时辖县有四,安阳、林虑、汤阴、临漳。

从图片上看,属于唐代典型海兽葡萄镜,属于大尺寸的藏品。若是真品,保守价值不少于8万元。升值空间还有。但可以出手。32cm这么大的唐代海兽葡萄镜,拍卖会也不多见,不过可惜,这面镜子明显是面后仿镜,铸造工艺不对,锈色也不对,在唐代只要是铸造这么大的镜子必定是精品,但这个显然不是。“昨天在朋友家拍了一张32cm唐朝铜镜实物图片,

青铜镜特点及鉴定方法从纹饰上来看,多选用来自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题材,如牡丹、菊花、桃花、缠枝花、双鱼纹、鸟兽纹、双龙纹、双凤纹、山水人物、亭台楼阁、神仙故事等,都是常见的图案。如清宫旧藏器“莲花飞蝶镜”,环绕镜钮饰一周圆点纹,外围缀以三朵莲花,间饰三只蝴蝶,极具图案化,此类铜镜洛阳附近出土较多。再如“龟鹤仙人镜”,元宝形钮,钮侧有长须仙人端坐,饰背光。
此类镜与出土器比较,1974年浙江衢州市龙游公社出土一面菱花镜与之纹饰相同(《浙江出土铜镜》147),《岩窟藏镜》四·29与此镜图案相同,但纹饰左右相反,据称系“宋金时期山东东南路修公路时出土”,另《四川省出土铜镜》也载有两面,一为重庆出土,一为绵阳出土。其次从器形来看,出现了手柄镜,如旧藏的“长柄仙人镜”,此类镜图片出版较多,目前仿造的也多,但仿造者常将镜身与手柄一次性浑铸,不得要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