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的折射率,天然和田玉的折射率
和田玉的结构是透内石结构,这个很多人是知道的。那么透闪石结构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?这又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问题,和田玉的透闪石结构,是一种压缩了蜂窝状的结构,也正因为这种压缩蜂窝状的透闪石结构,这也就使得和田玉不可能象玻璃一样的透光,却反射率和折射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上好的和田玉,一定是一种半透明的,而且折射率和反射率同时都比较大的,尤其特别的一点,和田玉它受光源远近、光线入角和光亮强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青白玉、一般的白玉呢,在强光下也可以显得很白。一些直播间通常会利用这些,把青白玉或不太白的玉,在聚光灯下照的显得非常的白。但等顾客收到货后,感觉到手的玉好象没有在直播间看到的那么白。光线强度、亮度不同,会对和田玉的观感形成巨大的色差。所以,看照片、看灯光、看日光下和田玉的颜色和白度时,要学会看玉的背影和参照物,学会正确利用色差来正确判断和田玉的颜色和白度。

和田玉折射率,简单说就是光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在某种介质(比如水或者玻璃、宝石)中传播速度的比值。因为和田玉是半透明的,所以只能用点测法来获取折射率。和田玉的折射率就是1.61,高了或者低了都不是和田玉。和田玉,“中国四大名玉”之一(其三为陕西蓝田玉、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)。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,以和田“子料”为代表闻名于世;

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,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,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,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。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%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,都在国标范围内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,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“昆山之玉”,以后又因位于“于阗国”境内而被称为“于阗玉”。直到清光绪九年(1883年)设立和田直隶州时,才被正式命名为“和田玉”。

和田玉的折射率范围就是1.611.62,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是和田玉了,和田玉看的不是折射率而是透闪石的含量。它的折射率范围就是1.611.62,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是和田玉了。折射率,简单说就是光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在某种介质(比如水或者玻璃、宝石)中传播速度的比值。因为和田玉是半透明的,所以只能用点测法来获取折射率。和田玉的折射率就是1.61,高了或者低了都不是和田玉。
这是一种鉴定手段。和田玉(Nephrite)是软玉的一种,俗称真玉,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,和田玉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,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.0至6.5之间玉石的名称,狭义上的讲的玉,一般指新疆和田玉。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,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,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,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%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,也称为软玉、透闪石、透闪石加软玉、透闪石加和田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