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镜辟邪吗,普通的铜镜有没有辟邪的作用
博物馆三楼另一边有馆藏铜镜展,宝镜风华,讲述铜镜的发展史。图一是战国时代的蟠虺纹双耳青铜鉴,战国铜镜多为圆形,纹饰表现手法多样,图案显得完善而和谐,图二是汉代的博局文镜,汉代铜镜除了照容之外,也被赋予了辟邪驱魔、祈福纳吉的美好意义,这深深影响铜镜的纹饰、铭文内容的变化与发展,图三是唐代的葵形双凤纹镜,唐代是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,随着唐代经济的持续发展。

图四是宋代的牌记铭文镜,宋代以降,铜镜的镜形趋向多样化,商标化是此时铜镜的显著特点,镜上流行铭刻商家的姓名与招牌。图五是元代的汉梵个准提咒文十八臂观音像镜。图六是清代的双鱼执柄镜。明清时期铜镜趣味性更强,表现的市井气息较为浓厚。图七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西村丰后禄政重款镜。图八是清中期,图九是二十世纪。我们可以从镜子的变化中,认识历史的发展。

无论是在过去港剧林正英系列僵尸电影,还是在现实生活中,铜镜是民间最为广泛流行的一种驱鬼辟邪手段。其具体做法是在住房大门的门帽上端或窗户的窗根上,高悬一面镜子,以避鬼驱邪,这种镜子俗称“照妖镜”。这里有一个问题,为什么古人不用其他金属做成的镜子,而用铜镜来驱除鬼魅辟呢?这就要从铜这种金属的特性说起了。铜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折影特性,而且声音清脆悠远,撼人心魄。

任何以铜为材料制成的器物,视之为物之精英,有灵异神法。镜子自然也就成为了古人们驱鬼辟邪的有力工具。以镜子作为照妖驱鬼的手段,在民间有渊源流长的历史。照妖镜源于古代人们对镜子的崇拜,最早的照妖镜在汉代就已出。现据《龙江录》记载:“汉宣帝有宝镜如五铼钱,能见妖魅,常常佩之”。东晋时期的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著《抱朴子》中指出:天下万物变老后,时间一长久,便会有灵性和神通,它们的精魄能化成人形,祟人、迷惑人。

在古代,铜镜在日常生活中多被用来当作镜子使用,除了用来当作镜子使用外,随着历史的发展,铜镜还有着很多其他的用处,是我国古代铜制品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铜镜是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来进行铸造的。在古代,铜镜最早被使用,是在商代,那时候铜镜作是为祭祀的礼器。在秦国之前,铜镜一般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权利使用。到西汉的时候,铜镜才逐渐的走向民间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。
古时候有着“以同为镜,可以正衣衫”的说法。作为那时候的稀有物品,用来赠送给他人可以体现对他人的极度尊敬,并且,古代的皇帝还经常用它当作赏赐品,赏赐给立了大功的臣子。但是如果是别人赠送的,再转赠与他人,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,会被认为是对最开始送铜镜人的不尊重,除此之外,在我国近代的茅山道术中,铜镜也被用作道师施法的物品。因着当时道术和鬼怪迷信的传播,铜镜组件也被人们用做辟邪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