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磁州窑瓷器图片

作者: 分类: 古钱币 发布时间: 2023-08-06 12:47:37

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谣体系之一,因其窑址位于金河北邯郸市磁县而得名。磁州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北宋时期,磁州窑在这一时期开始创烧,历经金源直至明清烧制历史,悠长而久远,磁州窑遗留下来的瓷器数量非常庞大,其鼎盛时期,全国各地均有类似的烧造和仿制,山西的介休窑或线窑,江西的吉安窑等都是其重要的模仿者。

1、磁州窑的概况

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,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,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,磁县宋代属磁州,故名。据考察,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,并达到鼎盛,南宋、辽金元、明清仍继续烧制,烧造历史悠久,具有很强的生命力,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。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,影响范围较广,发展迅速。

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,修武当阳峪窑,禹县的扒村窑,登封曲河窑,山西介休窑,霍县窑,山东淄博窑,江西吉安吉州窑,福建泉州,四川广元等,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。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,宋代尚未见到,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。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《格古要论》、王佐《新增格古要论》、谢肇制《五杂俎》、清初《磁州志》、《明会典》、朱琰《陶说》、兰浦《景德镇陶录》和许之衡的《饮流斋说瓷》等书,磁州窑瓷器在造型、釉色、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。

2、磁州窑的磁州窑古窑

磁州窑系泛指以磁州窑为中心,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等省宋元时期生产化妆白瓷、彩绘瓷和化妆土剔刻花装饰瓷器的民间窑场。到了宋代,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,1.修武当阳峪窑位于河南修武县城西北22公里、太行山南麓的西村乡当阳峪村,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,南北宽约1000米。20世纪30年代,在焦作煤矿任职的英国人R.w.Swallow曾调查过当阳峪窑址;20世纪50年代陈万里先生在窑址发现了一通北宋崇宁四年(1105年)《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》碑刻,碑文说明了创建窑神庙的原因及其与耀州窑的关系。